昆明自古名井不少。吴井,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口。
“去城东三里菊花村曰吴井,其水极甘冽,衡之独重于他处,汲而贮之,味久不变。”
从《滇南名胜图》可以看出,清末民初,吴井一带还属城郊。走过金汁河上的拱桥,眼前是茂林掩映的房屋和院落。传说中的“滇南第一泉”,便隐藏于院落之中。
老一辈昆明人讲究“喝水要喝吴井水,吃茶要吃十里香”。
虽然地处偏僻,慕名而来的茶客仍然络绎不绝。赵鹤清也不例外。除了吴井,他笔下盛赞的“好水”还有黑龙潭珍珠泉,想必也是个爱茶懂茶之人。
时光荏苒,如今珍珠泉水早已干涸;而吴井,也消失在昆明人视野中很久了。
根据《云南名胜古迹辞典》,吴井位于昆明市东南,始掘于明代。井口为两块长方石相拼,凿成圆口两眼,水由白沙中渗出,深约3.7米。
在老昆明传说中,明代有吴姓夫妇在此开茶馆,井水得“仙人张三丰”点化,清冽甘甜。附近金汁河上原有桥一座,因井得名,叫做吴井桥。
百年后的今天,吴井路南段早已高楼林立。行至环城南路交叉口,金汁河水潺潺而去,眼前是一座朱门青瓦的古式庭院,门口写着“吴井”二字。
院门常年紧闭。两层茶楼雕梁画栋,几篷绿竹映着白墙,一口双眼井位于院中央。虽仍有蓄水,但明显已孤寂许久,不再供人饮用了。
事实上,此“吴井”也已非原井。1999年吴井路改造,吴井原址拆除建为高楼,井口石、井栏均进行了异地迁移保护。新井与原址相距25米,并建起了茶庄。
虽然用管道引入了老井水,新井水质和原来已大相径庭。曾经的“吴井桥”,更是早已变成了一个地理符号,不再是桥的具像。
那么在《滇南名胜图》中,赵鹤清所绘的房屋院落又是什么呢?
“前清光绪三十四年,乡人士建傅沐蓝三公祠于井畔,祀明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、副将军西平侯沐英、永昌候蓝玉。”
此时的吴井,早已名声蜚然,附近建起了奉祀泉神的清泉宫。
同样是1908 年,云贵总督倡捐重修吴井桥,扩建清泉宫。在桥上新建木牌坊一座,昆明文人李坤题书“饮和食德”四字。
据《续修昆明县志》记载,扩建后的清泉宫添筑围墙、厅堂、廊房,焕然一新。吴井位于左厅前,厅与厢房打通,设桌凳,为卖茶所在。
“城内外多用此煮茶者,诚海内美泉也!”
逢年过节,爱喝茶的昆明人纷纷来吴井游玩,牛街庄戏班子也常来清唱滇戏。茶馆爆满,成为老昆明一大消闲去处。
这种热闹,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。在八九十年代拍摄的老照片中,吴井已成了附近老百姓洗衣、洗菜的地方,滇泉宫颇有气势的大门,仍然完整地保存着。
至今,不少曾住在附近的老人,仍然记得挑井水吃的童年往事。在井畔玩耍时,还能看到为了观察水质而放养的小红鱼。
一方井水,曾维系着老昆明人的日常生活,洋溢着温暖的市井人情味。
大名鼎鼎的吴井水,百年间也一直是昆明城里备受追捧的“奢侈品”。清嘉庆年间,“五华五子”之一李于阳曾写过《吴井水歌》,诗中既有“一担有钱买井水”的咏叹, 也有“徒留缋石周遭在,乱点苔花隐约红”的感慨。从诗句中可看出,当时已有人挑吴井水到城中售卖。
许多大户人家虽然家里有井,还是要破费一番,高价雇人挑吴井水。民国年间,唐继尧、龙云等名人主政云南时,也一直是安排士兵用马驮吴井水上五华山饮用。
昆明城内有名的大茶馆,如三市街的太华春、正义路的华丰茶楼,门前都挂有“专售吴井水”的牌子,引得茶客满座。
挑水、运水,把井水送上门,旧时昆明称为“清泉业”。一直到解放以后,还有人用马车拉着汽油桶装的吴井水进城售卖,卖水的人身穿麂皮领褂。时人有《吴井》诗曰:
遍尝滇海水,吴井一堪传。
甘美欺山涧,清冷逊石泉。
煮茶春泛雪,吹雨翠浮烟。
日汲人如市,疲驴跨一钱。
据统计,直到1956年,昆明还有225个挑水人,坊间称为“清泉队”。到了1958年,只剩下42人。随着自来水的普及,井水渐渐淡出了昆明人的生活。
如今提起“吴井桥”,更多是泛指地名。井和桥的本来面目都已模糊不清,只有附近的社区名、商户名仍然佐证着城市的历史。
漫步金汁河畔,河水一直蜿蜒到新修的石拱桥,转入地下暗河。路边玉兰花开,不时有喜鹊跃上枝头。居民区大都上了年代,车流声被隔开,时间也仿佛慢了下来。
不由得开始想象:吴井水泡十里香——曾经昆明茶客的最高享受,到底是什么滋味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