滇南名胜图

西山

时间:2022-01-05 16:44  点击:


      “滇中第一佳境”,说的正是昆明西山。
      西山,因在昆明城西而得名,昆明人又叫它“睡美人”。西山突起于滇池之上,绵延40公里,远远看去,就像一位美丽女子躺卧在一泓碧水之上。





 
        睡美人最高处的罗汉峰海拔达2511米,比滇池水面高出600多米,所以,赵鹤清在《滇南名胜图》中也说,“滇垣附近,以西山为最高。每登绝壁,看昆湖草海,浩渺无垠”。




 
        睡美人所在位置正是西山风景区的核心区域,自南向北,“头发”为观音山,“脸部”是大青山,“胸部”是罗汉山,“腹部”是华亭山、太华山,“腿部”是云盘山和碧鸡山。


        站在滇池边一水之隔看西山,“睡美人”更显风姿绰约、妩媚非常,连头发看起来都垂在水中,历历在目。来到这里的游客无不点头称“像,太像了”从自然和地理学上来说,西山是从300万年前的滇池古海中孕育而生,山体由寒武纪砂页岩、泥盆纪砂岩和玄武岩构成,全山植物丰茂,植物种类繁多,还有草乌、白芨等90余种药用植物。


       关于它的形成,有很多动人的传说,不管是公主和王子的爱情,还是平民情侣的悲剧,故事的最后总有一个悲伤的女子倒在地上,泪水化作滇池,身体化作西山。


 
        西山自古闻名,唐代称为碧鸡山,元代以后称为太华山。明嘉靖年间被贬谪到云南的大才子杨慎,在其《云南山川志》一书中就赞美西山“苍崖万丈,绿水千寻,月印澄波,云横绝顶,滇中一佳境也”。


 
        西山还是人文“神”山。历朝历代,文人墨客登临此处,无不留下诗词歌赋。特别是明清两代,如张佳胤的《夜宿太华寺》、刘有年的《游华亭寺》、沈万三的《登太华山》、李澄中的《登太华寺大悲阁望滇池》、孙髯翁的《华亭春茶》、钱沣的《宿太华》、陈古逸的《游太华寺》等等。

       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云南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,更是四进四出西山,用1500余字的《游太华山记》记录他在西山的见闻,其中写道:
“峰端践侧锷而南,惟西南一峰最高。行峰顶四里,凌其上,为碧鸡绝顶。”




 
       作为西山最高峰,这里写的应该是罗汉山了。

        所以,100多年前,赵鹤清绘制《滇南名胜图》时,对这座人文之山也是钟爱有加,光是西山的景点,就有多达十六处进入他的笔端。
首先被他描绘的,当然还是西山“睡美人”全景。按照当时通行的称谓,赵鹤清称西山为“睡佛山”。






 
        在《滇南名胜图》第一册第二十页,右边为维妙维肖的“睡佛山”,署名“西山全景松泉写”,左边则是赵鹤清手书的西山概述:“自碧鸡山而南,曰高峣,曰华亭,曰太华,曰罗汉,曰太平,曰挂榜,曰大鼓浪,曰小鼓浪,曰观音,曰昆阳。北部诸山迄滇水出口处为止,一山绵亘,随地异名,今时统呼曰西山,其形如人仰卧,故又名睡佛山,兹图乃全体模形也。”

        据说,《滇南名胜图》中“其形如人仰卧”这句描述,正是后来西山被称为“睡美人”的最早出处。





 
        除了手绘“睡佛山”西山全景,整个《滇南名胜图》第一、二两册,共绘有高峣山、太华山、罗汉山、如意观、老君殿、云华洞、达天阁等十六处西山景点,把这些绘图和文字说明连缀起来,就是一幅详细的“西山导览手册”。


        “睡美人”不只可以被我们看,在“睡美人”上,同样可以回望人间烟火。《滇南名胜图》第一册最后一幅画是“由西山遥望省城之图”,赵鹤清在配文中写道,在西山上看昆明,“省城万家烟火,碎侣鱼鳞,金马长蛇诸山蹲伏如鼠”。





 
       在这一幅图画中,越过草海,昆明城是一片稠密模糊的屋顶,远山近树皆了了。最显眼的,是挨得相近的两座塔,想必是东西寺塔了。



上一篇:圆通山
下一篇:太华寺
copyright ©2020 云南省图书馆 滇ICP备1700341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