滇南名胜图

碧鸡关

时间:2024-05-15 11:00  点击:

 

       民国四年五月十八日,赵鹤清在滇池草海的一艘船上,面朝西山,为即将出版的《滇南名胜图》创作“碧鸡关”画作。
 


不远处的滇池岸边,就是高峣村码头,从那里拾级而上,很快就到了被称为“迤西通衢”的碧鸡关。自古以来,远行的人们从昆明城内的篆塘码头上船,渡过草海,走过碧鸡关,踏上前往滇西的漫漫长路。这条便捷的水陆要道,一直使用到1965年。
 


实际上,碧鸡关不只是昆明前往滇西的水陆要隘,这个小小关口还连接着更为广阔的世界。公元前2世纪以来,中国的丝绸等货物,从四川成都、宜宾进入云南昭通、昆明,再经大理、保山运至缅甸和印度,进而到达西亚、中亚和欧洲地中海一带,这就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东线。
 


南方丝绸之路东线,宜宾至曲靖这一段,民间流传着“滇西大马路,九关十八铺”的顺口溜。碧鸡关正是“九关十八铺”的第一关,是南方丝绸之路东线无法绕开的咽喉。
 


赵鹤清笔下的碧鸡关,依稀可见滇池边的高峣村码头,拾级而上不远,在一高一低两座山的垭口,林木茂密,隐着一座小小的关口。
 


在给这幅画所配的文字中,赵鹤清写道,碧鸡关“在昆明县西三十里,碧鸡山之中逊处”,他还顺带解释了碧鸡山(西山)和碧鸡关名字的由来,“昔传有凤鸣其上,土人不识,呼为碧鸡,因以为名”。
 


在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的“西南万里遐征”中,他对碧鸡关的描述也是从高峣开始的:高峣者,西山中逊处也……有数百家倚山临水,为迤西大道。北上有傅园;园西上五里,为碧鸡关,即大道达安宁州者。

碧鸡关的设置时间与昆明建城史相仿佛,相传唐代南诏王在昆明建拓东城后,即在碧鸡山垭口设关隘。从那时起,碧鸡关就成为昆明西去的水陆要隘,千百年来,车马行人从未间断。

 


“一关在东一关西,不见金马见碧鸡”,碧鸡关还是昆明城地理景观的一部分。到明代,昆明城东有金马山和金马关,西有碧鸡山和碧鸡关,两山夹峙,又有一泓阔大的滇池在中间,从而形成金碧湖山的山水格局。

《滇南名胜图》中的这个小小关口,却是昆明西去的咽喉。它是出发,也是别离;它是“灞桥折柳”的依依惜别,也是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的负气决绝。在时间的版图中,数不清的人群车马在这里交叠聚散,那如涓涓之流历久不变的,是迤西大道和南方丝绸之路;那在某一瞬间振聋发聩的,则是时代在地理上的迸裂和绝响。
 


公元1524年(明嘉靖三年),明“三才子”之首杨慎被贬云南,他住在碧鸡关下的“碧尧精舍”,并通过碧鸡关往返安宁与昆明,他还为碧鸡关写过两首诗歌:《碧关朝霞》与《碧鸡关路傍梅》。在前一首中他慨叹“荒鸡啼未歇,关树起栖鸦”,心情寂寥;在后一首中他吟唱“为访寒梅过野塘,一枝斜出宋家墙,团情团思媚韶光”,心绪明媚许多。

公元1638年(明崇祯十一年),徐霞客由黔入滇,开始了长达9个月的云南之旅。6月,他拜访了“碧尧精舍”,看到了碧鸡关,游览了西山。后来,他游历安宁温泉,还要经由碧鸡关再进昆明。

20年后,碧鸡关前则是一片凄风苦雨。吴三桂大军压境,永历皇帝撤离昆明,城中军民在这里仓皇送别。这是一个王朝最后的背影,南明政权从此消失在前往缅甸的莽莽群山之中。

公元1867年(清咸丰六年),杜文秀起义军在碧鸡关与清军血战后直逼昆明城下,将昆明城团团围住。

到了民国,军阀混战同样在迤西大道上演。1927年,龙云和胡若愚的部队在碧鸡关大战。两年后,二人又在碧鸡关一决胜负,这次,龙云大获全胜,当上了第二任“云南王”。

在抗战中,云南开始是“大后方”,到1941年底日军占领怒江以西后,云南又成了抗战的前线。现在,在碧鸡关一带的山里,仍然可以看到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碉堡和战壕掩盖在荒草里。
 


十年前,人们还在碧鸡山垭口附近发现了一条废弃的铁路隧道。这条隧道修建于1940年,长80余米,宽4米,高5米多。隧道一端出口镌刻“碧鸡关”三个字,隧道内的路面上,还可以看到铁轨和枕木的痕迹。这是抗战初期修建的滇缅铁路的一部分,后来由于战局的变化,隧道里的铁轨被拆除。
 


世事如棋,不管是驿路花开还是硝烟弥漫,历史在碧鸡关扮演着不同的生末净丑,但它作为迤西大道的定位并没有发生改变。

1960年,成昆线修建时在碧鸡关开凿了铁路隧道;1990年,云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石安公路通车,碧鸡关下又打通了一条公路隧道;如今,320国道、昆楚高速公路、成昆铁路、昆明-大理-丽江高铁都从碧鸡关通过。
 


现在,你从昆明市区乘坐地铁三号线,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抵达西山脚下,走出地铁站,你会看到一座高大的牌坊,上面写着“碧鸡关”三个字。

但是,历史烟云里的碧鸡关已经消失在时间深处。如果你非要寻根究底,昆明人就会指着320国道穿过的碧鸡山垭口告诉你:那里就是。
 


这个垭口,正是赵鹤清所画的“碧鸡山之中逊处”。100年过去,公路上车如流水,铁轨上银龙疾行,关隘已成通途。

在时间的激流里,当我们翻开《滇南名胜图》,不管是元代的脚步、清代的马蹄,还是现在不舍昼夜、滚滚前行的车轮,都同时回响在民国四年五月十八日的笔墨里。

上一篇:玉案山
下一篇:圆通山
copyright ©2020 昆明市图书馆 滇ICP备19001979号-1